新闻动态

DeepSeek能不能做史论文章?胡锡进做了个试验,果有不俗表现

胡锡进3月16日发文表示,不赞同湖南师大在网上批评的压力下将自己帖文中“胡适”删掉》,说的是有一些人指责他在以前文章中故意回避了胡适在抗日战争中主张投降的汉奸行径。胡锡进决定对于这些争议,询问一下DeepSeek,让它来做一个公共回答。

他给出的问题是:胡适在抗战中都有哪些投降主张?

关于上述争议,因不了解来龙去脉,更因笔者不学无术,不敢置喙。这里只想就DeepSeek的回答谈点感想。为省篇幅,DeepSeek

回答全文以图片(如下)展示,以下只列小标题。

回答文稿前边先介绍胡适,最后有总结,中间四个要点:

1. 抗战初期的态度:和谈争议

2. 转向坚决抗战

3. 对“投降”主张的澄清

4. 历史评价的争议

回答文章的总结:

“胡适在抗战初期的确有过通过外交手段避免全面战争的建议,但这并非“投降主张”,而是基于现实考量的战略探讨。随着战局发展,他坚定转向抗战,并通过外交努力为中国争取了重要支持。他的角色更应被视为复杂历史情境下的务实主义者,而非投降派。”

这算不算一篇规矩的史论呢?我觉得是,很是。

有人说AI只靠大数据,靠喂进去的人们已有已知的知识来回答问题。试问,在文史领域,钩沉博取,广纳史料,按照自己的逻辑论证,形成自己的结论,这算不算史论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